2025年6月11日至6月15日,由清华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宇宙热重子探寻计划(HUB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延庆成功召开。
参与此次讨论的有近百位专家和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捷克等国家的30余个机构和高校。本次会议共计54个口头报告,就星系周和星系际热重子、黑洞和恒星反馈、星系团、超新星遗迹、时域天文、电荷交换等话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报告既介绍了各领域最新观测与模拟结果,又深入探讨了HUBS项目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中的独特价值。报告之外,各参会人员也针对不同子课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交流讨论,交流效果显著,会议成果将为HUBS项目的后续推进提供重要参考。
更多信息:
第三届 HUBS 研讨会 (2025) 会议网页:https://hubs-mission.cn/workshop2025/
第二届“宇宙热重子探寻计划(HUBS)”科学研讨会于2022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上海天文台、厦门大学、李政道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具体承办。
研讨会原计划于2021年10月在厦门大学线下召开,同时支持线上参会。但因疫情原因,会议经历两次延期,最终改为全线上形式举行。 会议以Zoom平台为主会场,并依托Slack平台进行资料共享与深入讨论。
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和地区3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安排了53场学术报告,其中27场为邀请报告。 研讨会围绕星系周介质、星系际介质、活动星系核与恒星反馈、活动星系核心、星系团、热星际介质、超新星遗迹、弥散X射线背景和X射线空间探测等9个主题展开。 与会代表通过学术报告和多种形式围绕上述科学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更多信息:
第二届 HUBS 研讨会 (2022) 会议网页:https://hubs22.casconf.cn/
由清华大学物理系崔伟教授发起的国际“宇宙热重子探寻计划(Hot Universe Baryon Surveyor,HUBS)”研讨会于2018年10月14日至18日 在上海崇明金茂凯悦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上海天文台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 HUBS项目由中国科学家主导,通过自主研发尖端技术,吸引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参与,旨在实现全球首次精确观测, 获取可靠数据,揭开"重子缺失"之谜,进一步完善星系形成与演化理论。
来自意大利、美国、法国、荷兰、日本、西班牙和中国等的35个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国家航天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同济大学领导在开幕式致辞,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肯定。 研讨会的40场学术报告围绕HUBS任务的科学目标与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研讨会延续了前期系列工作,旨在汇聚领域专家,探讨HUBS研制各方面的新进展,探索和解决新问题。 会议重点围绕九个议题展开:星系际温热介质、星系周介质、反馈与活动星系核、星系团内介质、 超新星遗迹与恒星、X射线弥散背景、星系与宇宙网中温气体数值模拟、X射线探测系统(包括超导转变边缘传感器及其制冷系统)、 大视场X射线光学。
会议期间就“HUBS科学目标”举行了国际咨询会,与会专家共同签署了强烈支持HUBS项目的备忘录。 此外,专家们的深入交流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机构的紧密合作,为HUBS任务科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